管理实践家

Good Luck To You!

廖衍明:如何进行课程开发(超级精华版)

关于成果

1.     要求学员按照每小时15页的标准提前准备PPT;

2.     8小时的课程要求拆分成3-5个主题,只选取其中一个进行开发,目的是学习开发方法,不作为重点输出对象;

3.     时间3天2夜,不用输出课程大纲,直接输出PPT+讲师手册

4.     三人小组合作分工完成

 

PPT的制作方法

1.     3天时间采用先制作再优化的开发过程,课程一共分为“选题目、搭结构、备材料、做课件、磨课程、建手册、会评估”7个步骤,课程进度先慢后快,题目已经选好,所以直接进入第二步;

2.     按照2小时课程为标准,第一轮练习要求学员把每门课程分为三个章,一般在2分钟内就可以完成,常犯的错误是将“注意事项”“案例分析”或“实操”作为一个独立的章;

3.     【搭结构】将每个章分解为三个小节,先用第一个章做练习,有了前面的练习做基础,一般每个章也就是1分钟之内完成,挑选典型练习和点评完成以后,再做另外两个章。2和3合起来就是把主题分为3个章,每个章3节,就是速赢三·三制课程开发法,本阶段结束以后,整个课程框架算是搭出来了;为了保证大家的开发效果,不要强求问题导向或任务导向,很多人还是会比较喜欢或习惯以内容为导向,如果专业要求过高,结果可能是做不出课件;但是在完成三·三制的学习和结构输出之后,可以点一下除了内容导向以外,还有以问题为导向建立框架,以工作流程步骤为导向建立框架、以任务为导向建立框架三种选择,方便悟性和基础较好的学员自行优化结构,但不做强制要求;

4.     【备材料】为了确保每个章有充分的内容可讲,要求学员每章建立30页PPT,这个过程中请提前排除学员的疑惑,我们并不是为了要用这个堆砌的内容来讲课,而是帮助学员研究每个章,确保学员在每个章里面都有充分的内容可讲授。这是个储备内容的过程,充分的内容准备是课程质量的前提。方式一样是先集体写第一章,但是不用写在PPT里面,而是用大白纸,把每页PPT标题写下来即可,不允许同一个标题跨多页PPT,也不允许为了填充数量把本应在把其他章讲授的内容提前,否则后面的章节开发就会有困难;提示学员可以将原来一个PPT里面如果有多个知识点,可以分拆成多页;一般来说,未经训练初次制作的学员,第一章可能需要20分钟,在第2或3章的时候,基本上学员的速度可以达到10分钟一章(30页)。本轮练习完成之后,学员手上不仅有一个课程结构,还有90页的PPT,足够讲授2小时了。(晚上作业:填充内容)

5.     【做课件】90页PPT是照本宣科的和枯燥的,有了内容之后可以开始将教学手法与内容结合,摆脱照本宣科。教学手法种类繁多,而且大多数教学手法的应用需要教学体验才能理解和设计,在课堂上告知教学方法就希望学员可以灵活运用展开教学设计是不现实的。速赢提倡采用简单易学的引导训练法。理论上来说,每页纯理论的PPT之前都可以加上一个问题,问题的目的是引发学员的思考,只有学员在思考的状态下,才能吸收老师提出的知识。课堂练习一要求学员随意抽出一段PPT,约10页,为每页PPT前面加上一个引导问题,10个问题的提问角度和方式不能相同,主要目的是锻炼学员多种方式提问的能力,从理论上来说,如果每个PPT提一个引导问题,每个引导问题单独一页PPT,经过这两次练习,学员手上将拥有多达180页PPT。课堂练习二要求学员在每个章里面,至少设计两个训练,每次练习一个章,共三次现场完成。这里要破除学员的障碍是“任何知识都可以被转化为体验和训练,因为知识都是拿来用的,只要和场景结合就可以模拟训练”。180页PPT+6个训练,无论如何内容都已经超级充分了,但实际授课的时候,由于时间有限、对象和重点不同,并不是所有的PPT都必须出现或讲授,所以在本环节,学员可以将PPT另存备份后,再新文件中进行删减(将必须要讲授的留下,不够时间讲授的PPT删除)、归纳(将多页PPT根据自己的脱稿授课能力合并成1页),但要求最终成品不少于30页;同时学员需要根据授课逻辑,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来梳理PPT顺序。至此一份可讲授的PPT可宣告完成,但这份PPT仍然是出于未被美化的状态,美化可以最后集中完成。

6.     【磨课程】按照会议指导法和引导训练法标准,为每页PPT配上讲授备注。至此,成品状态为30页PPT+每页PPT都有基于会议指导法和引导训练法的教学步骤备注,备注里面除了有教学步骤以外,还可以有来自其他被删除或被合并的PPT文字内容,作为老师授课的延伸参考材料。从中抽出2页PPT,集体练习,确认每位学员至少要能够纯讲授10分钟(每页5分钟标准)。此处如时间允许,可以限时要求学员对PPT进行基本美化,如套模板、调字体、配图。

7.     【建手册】将成品套入讲师手册模板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Z-BlogPHP 1.7.0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