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实践家

Good Luck To You!

廖衍明:如何顺利通过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的性质非常简单,无非就是把要做的事按时间顺序排出来,配上相应的资源。但是要做出一个合理的工作计划确实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加上所有的工作计划在付诸实施之前,必然有一个工作计划的会议,来征询大家的意见。通过这个会议借助大家的力量,来进一步完善这个计划,大多数的工作计划在这里都会被卡住,在工作计划阶段,一切都还没有发生,最大的敌人就是“担心”+“资源不足”。

“担心”会基于假设推翻一切计划,而假设是无穷无尽的,如果想要避免这种伤害,必须要在组织中营造一种基于事实,而非过度担心的氛围。如何判断过度担心?理论上来说,每一个担心都是出于好意,所以对提出各种各样担心的人,似乎无法指责,毕竟谁也不能说这种事情不会发生呀,如果谁反对了,万一这件事情发生了,谁敢负责呢?

但工作计划如果无法通过,就会陷入无休止的讨论,过度担心对企业的伤害远远大于不作为的人。不作为的人是放任一切发生,所以只要主控人的力量够强大,能够保持事情的进展;而过度担心的人是阻止一切的发生,会让任何事情都无法进展。而且由于担心是基于假设,所以面对一个担心的人是无法说服的。即使你说服了这个人,未来在执行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阻挠,理由也是因为担心。所以控制过度担心不能靠个人沟通,而要靠公司的机制与氛围。

鼓励建设性意见

担心没问题,但每一个担心如果要防止的话,就需要有资源来填补。如果现有资源不足以弥补担心的话,就是过度担心。我们应鼓励所有人提出建设性意见,而不是破坏性意见。建设性意见指的是在反对的同时,提出这件事情该怎么做;与之相对的,破坏性意见指的是只是一味的说这件事不行,而永远不说明该怎么做,属于只破坏没建设。

把工作交给愿意推进的人

对于仍然过度担心的人,首先判断这个人有没有决策权,可以要求有决策权的人做出决策:这件事情做还是不做?所罗门王有一个经典判例:两个女人争夺一个孩子的所有权,所罗门王建议把孩子切成两半,一人一半,一个女人同意,一个女人放弃,最后所罗门王把孩子判给了放弃的女人——是的,孩子活着最重要——在工作上让事情进展下去最重要,如果永远对方案不满意的话,等同于放弃这件事,加入决策者认为要做,我们就要把工作交给愿意让事情进展下去的人。

建立一个决策机制

在保证沟通环境处于积极正面的前提下,工作计划才能被正确的讨论与通过。这并不意味着不会遇到争议,这种争议的特征是:一部分人认为A方案好,另一部分人认为B方案好。在正面的环境中,是拒绝接受两个方案都不好的说法的,硬要持有这样看法的人个人可以弃权,但不允许鼓吹弃权。这种二选一或三选一的争议,只需要一个决策的机制就可以解决争议,关键在于要让所有的参与者都明白,我们无法选择出一个“正确的”方案,我们只能选出一个“大多数人都认为正确”的方案,而且必须选出一个方案。如果未来的实施有问题,我们还有机会对方案未共识的部分进行调整。

保证决策者参加

只有在建设性意见的氛围之下,由愿意推进工作的人主导,在遇到分歧的时候有一种分歧解决机制,尊重反对意见的合理性,才能用最高的效率就每一个工作计划达成共识。在会议中,最好形成书面的意见,而会议必须有一个有决策权的人参与会议,杜绝议而不决的情况发生,没有决策人不召开正式会议。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Z-BlogPHP 1.7.0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