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2019年因连续三年亏损从新三板退市,两年时间咸鱼翻身,2020年即将在香港上市,IPO估值或超60亿美元。这家公司就是泡泡玛特。据招股书披露,泡泡玛特业绩增长迅猛:营收大致每年翻三倍左右,3年时间净利润增长超过了280倍。提起泡泡玛特,很多人可能还对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但一提盲盒,你肯定恍然大悟。正是泡泡玛特缔造了“盲盒经济”。泡泡玛特现有320万名注册会员,一半以上至少会再抽一次,复购率达到58%。去年销售两千多万个盲盒。严格来说,泡泡玛特卖的是潮流玩具,不仅是一种玩具,而是带有艺术属性的玩具,即Artist Toys。潮流玩具与流水线的普通玩具差别在于,都是由设计师创造,多以外观设计和艺术风格取胜。这点非常重要,有设计感的原创潮玩,是支撑起盲盒玩法的基础。泡泡玛特的主要IP是Molly,在与泡泡玛特合作之前,Molly已经运营了10年,一年只做1-2个系列,且每款只做150个,价格通常在几千块钱。这期间,Molly积累了小数量的死忠粉。2020年双十一,泡泡玛特天猫旗舰店的销售额为1.42亿,成为大玩具类目中首家“亿元俱乐部”成员,超过了乐高、万代等国际品牌。
【产品要素】
泡泡玛特帮助Molly“出圈”,与设计师签约,孵化IP,解决产品的商业化设计、供应链、产品打磨、销售渠道等一系列复杂繁琐的问题。
实现量产的同时,价格也降到了几十元。
泡泡玛特通常每个系列会包含12个不同造型的娃娃,有固定款、隐藏款以及特别款。怎么样才能得到隐藏款和特别款呢?除了爆棚的好运,就只能靠多买多抽了。如果不差钱,可以去二手交易平台以高于原价数十倍去买。比如某款隐藏款盲盒,就从59元的发售价被炒到了2350元,上涨39倍。
盲盒玩法的不确定性,虽然增加用户支出,却也让他们乐在其中。无论是抽中隐藏款的开心、没抽中的失望、集满全套的满足、分享到社交平台的炫耀,盲盒调动起用户丰富情感的同时,也让他们自发地在积极互动中完成产品的推广。
为了进一步提升粉丝的黏性,泡泡玛特推出了定位于潮流玩具分享的葩趣App,鼓励粉丝积极进行分享、交流,还会在线下组织设计师与粉丝见面会,进一步拉近粉丝与设计师以及IP之间的距离。
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认为盲盒玩法是在用一种娱乐化的方式去做零售。但泡泡玛特迅速壮大不只是因为盲盒这个载体,核心要素还是IP本身。“我们的用户多数都是成年人,真正吸引他们的不只是拆盲盒所带来的惊喜感,更重要的还是盒子里面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