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实践家

Good Luck To You!

聪明的员工可以怎样弥补领导的不足?

之前在刷抖音的时候,看到一个段子:一位领导需要买一本名为《某某某》的书,因为该领导昨天去看过这本书,详细为员工叙述了购买方式,甚至几楼几层书架购买此书。结果呢在耗费了三个小时后员工回来汇报说那个位置没有那本书,所以没有买到。结果领导指责该员工办事不力。

我们试着复盘一下这个事情。领导下达的任务是买一本《某某某》的书,然后详细给员工介绍了工作细节,员工只需照办即可,但是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该员工还是没能完成任务。那我们是不是就可以说这个员工真的太笨?

从员工的角度来看这件事呢。领导要买一本书,要求指定流程进行购书我只需要按照标准来做就行。不管结果如何。


我们来看一下整个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几个关键点

从领导的维度来看:

1.变量,领导基于昨天的经验,没有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其他情况,犯了经验主义错误。售货员调换了书籍摆放位置,是为变量。在整个过程中还可能存在其他的变量可能:公交车改线,书店歇业等。

2.过于详尽的规划,员工不得不按照规划好的路径去执行,就像富土康的流水线一样,螺丝拧到指定的位置,执行就是,不用思考。

3.描述过程多于结果。把整个过程描述的相当清楚,而对结果一笔带过。

从员工的维度来看呢:

1.目标把控,领导要的书在哪里,我就去哪里,按部就班就行,而没有深入把握住领导的目标是买一本书。

2.反馈,在发现哪个位置没有那本书时,选择的是直接回去,没有通过电话、微信向领导请示,那本书不在,怎么办?

3.变通,领导指定的这个位置没有这本书,有可能挪到了其他位置,是不是可以询问一下售货员?

从这里可以看出,双方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那我们应该怎样做来避免这些问题呢?

从领导的角度:

交代清楚了任务的目标,以及对达成任务的方式进行建议。员工可以有更多的空间进行思考,选择更加便捷的方式进行购书。

从员工角度来看:

1)领取任务时明确目标:今天下班之前我要买到一本名为《某某某》的书。

2)拆解任务时把控节点:时间节点,核心目标。

3)执行任务想方法:可以从网络平台购买,但是时间来不及,只能线下书店,最近的书店是否可以进行购买?


我们试着来重复一下整个任务完成路径:1、交代,领导交代任务目标:2019年2月版谁谁写的《某某某》的书。2、反馈,员工向领导汇报,我准备到某某书店去买,已经向他们做过电话咨询,那里有。如果没有我还可以去哪里哪里。3、结果。

总结一下。我们认为的员工太笨其实不然,真的太笨的人我们根本就不会聘用。核心的问题是我们在交代任务时过于强调过程细节,没有给员工留出思考的空间使其完成任务。而员工则没能深入分析领导交代的目标。关于这个问题你只需要做到明确目标、放权执行、目标导向,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Powered By Z-BlogPHP 1.7.0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