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实践家

Good Luck To You!

工信部部长:“中国制造”不像我们想象那么强大,民间太狂热

来源: 营创商业评论疫情期间,很多国家连口罩都生产不了,必须依赖中国进口,这让很多国人觉得欧美都不行了,关键时期还是中国强大,自信心开始无限膨胀。不过,政府还是很清醒的,只是民间反应太狂热。工信部部长苗圩说: “中国制造”不像我们想象那么强大,西方工业也没有衰退到依赖中国。我们的制造业还没有升级,但制造业者却已开始撤离。在向服务业转型的口号声中,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按捺不住,站出来说了真话。苗圩在对《中国制造2025》进行全面解读时指出,在全球制造业的四级梯队中,中国还处于第三梯队,而且这种格

瑞幸咖啡是蓄意造假吗?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企业说明书2020年初,新冠肺炎祸害全人类身体时,瑞幸咖啡以虚造22亿收入的丑闻再度祸害人类的信任资源,万人皆知,世人痛骂。 不知道创始人在收割股民后是暗指窃喜还是悲痛不已,这些已不是我们需要关心的了,我关心的是瑞幸问题出在哪里? 我评估公司有四个维度:产品、营销、组织和战略 错误的产品逻辑导致错误的开始 瑞幸咖啡创始人认知是中国咖啡市场巨大,相对欧美甚至日本,中国人均消耗咖啡非常非常小,从数据分析中国的咖啡市场有无限增长的市场空间。&n

让制度去管理,而不是你去管理

做领导,如果高效又从容,唯一的办法就是不靠人去管理,而要靠制度。1、制度管理是让员工“重新做人”的系统工程制度的制定与执行实质上是一种塑造人的过程。为什么要定制度?就是因为某个方面不规范,有问题,需要明确大家的行为要求,原来大家习以为常的习惯行为需要做出改变,按照制定的制度来。任何人都不喜欢受到约束,制度本身就是对人的约束,会让人不习惯,不舒服,甚至伤害到某些人的利益,我原来一直是抄小路上班,你现在让我走大路,远了一大截子,那哪儿成!特别是对于自由惯了散漫惯了的国人来,管理者定制度之前一定要再三

管理就是这么简单

从大量的公司案例可以清楚地知道,管理并没有那么神秘,很多成功公司的管理经验,用六个字就可以概括:反复抓,抓反复:管理就是这么简单。01、管理,理在先,管在后。“理”就是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包括人员的能力、运营流程、公司性质、产品实现过程、市场定位、产品定位等)将公司的各项工作理顺、理清,以确保各项工作都能按照既定的规定开展,这就需要在公司内部明确管理架构、明确工作标准、明确责任、建制度、定流程、定考核、明奖惩,为后面的管确定依据、标准,以确保后面的管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俗话“无规矩不成方

廖衍明:想复制财富?搞定这三个条件再说!

又看到一个职场小白声称自己听某个理财课觉得收获巨大,好像自己发现了金矿。然后朋友圈里某个过来人给他忠告,基本上我知道忠告是没用的,一两句忠告不可能替代人生的教训,只有后者才能改变一个人。 类似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发生。只是从老百姓嘴里说出来是理财,从中产嘴里说出来是商业机会,从企业嘴里说出来是战略机会而已。说起来战略机会每天都在发生,发现瑞幸造假你去挖黑料借股票做空就可以赚大钱;疫情来了,你赶快买口罩机动手生产就能赚大钱……这种一夜暴富梦是真的,但不是你的,不能只看贼吃肉,不看贼挨打

廖衍明:欧阳娜娜周报折射出的职业化

欧阳娜娜的周报近期小火了一把,很多人聚焦在如果自己交一份这样全是表情包的周报,一定会被领导批。我倒是觉得把领导的水平看的这么low才会被批。我见过的优秀职业经理人,只有在部属的报告写得实在太水,对培育这个部属比较绝望的情况下,才会对部属的格式提出更高的要求:反正也没什么指望了,按指令做事推一下动一下总会吧?反而是对能办事的部属,不会太拘泥形式主义,你长得帅,怎么说都对!作为一个入职仅一周的新人,欧阳娜娜的周报从一个职场水平来看超级亮眼,堪称学霸!超越了绝大多数企业主管的水平,基本可以在任何一个企

廖衍明:死磕自己,放过孩子

一个有影响力的人,想赚钱,就做儿童或青少年教育就可以了。因为家长的焦虑会成为你源源不断地提款机,他们想塑造自己孩子,成为自己前所未见过的那个模样……即使他并不知道这个模样是否真实存在。 继承与调整是主旋律我不惮于坦言我并不懂教育孩子,这是因为教育的成功标准并没有谁确立下来。在我们这样的一个阶层中,绝大多数人的道德素养都是相近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损人利己、消极偷懒的坏习惯,在生活中也有各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当然也有好习惯。这些习惯构成的整体素养,恐怕不是我们自己想改变就能改变的。子女会以

廖衍明:和领导展开基于“心魔”的沟通

“心魔”是什么?心魔就是领导要你做某件事情的时候,你知道这件事情在领导看来是好的,但你仍然不愿意做的理由。我们和领导是有一层与众不同的关系的,部属应当对领导有信任,这个信任包括相信领导的出发点是为我们好、相信领导的经验和判断优于我们。这种特殊的信任关系是与领导协作的前提。图1:领导关系的三个阶段如果我们能够相信领导,就具备了接受领导指导的基础。领导对于我们的指导一般来说由技术支持和心理支持构成,这是因为领导的成功主要就是来源于技术更完善及内心价值判断更准确。对于已经具备深厚信任基础的领导关系来说

廖衍明:创意圈与工作内容分配

通过创意圈的第二阶段,我们很好的确认了工作的内容,与团队达成了共识。那么具体的事务究竟应该由谁来做呢?首先是要确定一个事务领袖,或者是我们可以将这个岗位称为项目经理。原则上来说,专人专事是最能保证工作落地的,所以在万达集团的会议结束之后会有一个督办经理,确保所有事务落地,彻底避免决而不动。在常规企业实践中,一事一督办显然是有些理想化,但从建议角度来说,组织设立专职的项目经理还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在很多工程类的企业中,一个项目经理可以同时负责4-5个项目,如果一个项目经理能够保证4-5个项目的顺利

廖衍明:创意圈与工作内容确认

在创意圈的第一阶段,我们带领参与者完成了信息和创意的搜集工作,为工作计划的产生储备了足够多的信息素材。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完成了工作计划的编制,而仅仅是工作计划编制的开始。在创意圈的快速脑力激荡中,产生了大量有效的、无效的创意,管理者有必要在创意圈的第二阶段带领团队对这些创意进行梳理,以确定哪些内容可以被用于实战。在这个讨论的过程中,明显违背伦理道德和科学常识的选项,就可以被剔除,留下可行的创意。关于“可行”的概念,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不清晰的,所以需要认真的理解一下我们对于“可行”的定义。可行,指的是

Powered By Z-BlogPHP 1.7.0

Copyright Your WebSite.Some Rights Reserved.